“民以食为天,食品安全第一”。要保障学生舌尖安全,校园食品安全不容忽视。为学校送餐的餐饮业,必须以质量安全为底线。“营养餐”是让学生享受国家政策、保障健康成长的好事。然而,这份善意一旦被利益所污染,就会埋下隐患,就像“营养餐”被细菌污染一样,轻则引发“上吐下泻”,重则酿成大祸。
日前,面对家长、媒体的质疑,齐城中学王校长束手无策,甚至在记者面前落泪。虽然校长的“哭泣”令人心碎,引发调查和热议,但其依然没有守住学生安全底线,没有尽到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,其应急措施明显不当,依然逃脱不了责任。
餐饮企业逐利、学校失职、部门监管缺失……营养餐进校园过程中,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带来风险。目前,涉事企业暂停配送餐食业务,只是追查真相、追问此事的起点。为了织密校园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防护网,我们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答。
首先要追根溯源,最重要的也是最先要问的问题就是:食品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据悉,涉事企业的米饭和面条细菌超标,调查机构也已开始对餐食中使用的冷冻肉片进行追溯。加工烹制不当、运输贮存条件不当、食品原料本身存在问题,都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。加工、清洗消毒、检验取样……每一个细节都要无懈可击。只有找到问题发生的具体环节,才能有效举一反三,也能对其他学校和餐饮企业起到相应的警示作用。
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,招标过程中是否存在“暗箱操作”。
据媒体报道,涉事餐饮公司直到事发第二天才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,在许可证未批前就已开始备餐。根据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条例》第45条规定,学校应当选择“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、能承担食品安全责任、社会信誉良好的餐饮单位”,但教育部门通过招标程序与涉事餐饮公司签订了餐饮协议,学校似乎别无选择。
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餐饮,实施政府计划采购,初衷是关注学生营养健康,为学生选择营养、安全、卫生的食堂。然而,通过正规招标渠道招来的却是未取得营业执照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“三无”企业,以及无厨师证的厨师。我们不禁要问:涉事餐饮公司“中标”的背后,相关招标流程是否合规?过程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?教育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和选拔的依据又是什么?
据新华社报道,29日,封丘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闫文峰称,“涉事企业一边提供餐饮,一边整改,一边办理许可,这种做法合理,但违法”。涉事餐饮企业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,擅自从事食品生产,并为学校提供餐饮服务,已经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的有关规定,应当受到应有的行政处罚。其无证进入招标程序,并成功中标,其实既不合法,也不符合常理。
小丽哭了,安阳就红了;校长哭了,封丘食堂又红了。但问题的曝光和解决,不能总靠一个人的眼泪,事后重视、问责,不如事前加强检查监督,防患于未然。守护校园食品安全,每根弦都要绷紧。不管出于何种考虑,都不能以“明知违法”或“违法改正”为借口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cqhypfbyy.com/html/tiyuwenda/4932.html